江苏盛泽医院
1江苏首批三家ICF应用试点单位之一、康复医保DRGS收费改革实施方案试点单位之一
2通过电子病历四级、智慧医疗、互联互通四级甲等评审
江苏盛泽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盛泽分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位于江苏省南大门——中国绸都盛泽,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于一体的三级新型综合性非营利性医院。江苏盛泽医院康复医学科现为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有康复医生11人,康复治疗师13人,康复护士12人,高级职称6人,博士3人,硕士11人,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梯队人才1人。目前,科室拥有床位42张,治疗室面积1000平米,康复门诊200平米,年均收治住院患者700余人,年均门诊治疗超过20000人次。科室诊治范围涵盖脑损伤、脊髓损伤、骨关节疾病、心肺疾病、脑瘫等。主持省市级课题6项,科研经费100万元。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现为省内外10所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实习教学基地。在学科规模、人员梯队和服务能力方面均处在苏州市综合医院康复科领先水平。
(江苏盛泽医院正大门)
江苏盛泽医院为首批三家ICF应用试点单位之一
江苏盛泽医院为DRGS收费改革实施方案试点单位之一
江苏盛泽医院为DRGS收费改革实施方案试点单位之一
江苏盛泽医院康复医学科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励建安教授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下,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江苏盛泽医院是江苏首批三家ICF应用试点单位之一,也是苏州地区唯一一家。同时,2020年8月苏州市医疗保障局、苏州市健康卫生委员会联合发文《关于印发苏州市物理治疗和康复医疗服务项目收费试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苏盛泽医院是康复医保收费改革实施方案试点单位之一,通知中明文规定,“为更好地落实物理治疗和康复收费试点改革,实现物理康复治疗全过程监管,适时监控各项数据指标,为科学管理、有效监管提供支撑,应依托信息化手段或软件工具,加快落实康复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化。”国卫办2018年出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按时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在康复管理系统和院内信息化系统配合下,江苏盛泽医院顺利通过电子病历四级评审。
(治疗师为患者进行移动评估)
(治疗区的排班大屏)
(智能患者分配和项目安排)
(治疗师、医生书写团队会议报告)
(医生查看医嘱执行情况)
(治疗师查询患者康复项目)
(医生书写病情讨论教案)
康复管理系统与院内业务管理系统(HIS/EMR)实现信息共享互换,通过数字化平台建立以ICF为标准的临床康复路径,规范康复治疗,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应用各种评估量表,为评估操作过程提供及时在线帮助,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对治疗过程进行全面管控,自动生成治疗清单,对治疗情况、次数、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分析; 同时为医师、治疗师、康复护理人员建立实时在线沟通平台,及时了解病人治疗情况和调整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基本信息、评定信息智能推荐治疗方案;同时为管理人员提供多维度统计报表,及时掌握科室动态,最终达成康复全流程管理的目标;对康复设备的实时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优化使用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使用电子方式对病历进行管理,扩大了存储容量,减少纸质资料的使用,改善病历的管理效率,提高病历利用率,促进科室间的合作。通过对电子信息的规范化管理,能及时统计出各种科室管理所需的统计报表,节约科室人员手工统计的时间,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快速调阅病人历史治疗资料,减少调阅病人资料的中间环节,及时了解病人的治疗经历,实现治疗方案的合理化实施。 建立同级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机制,提高科室技术水平: 通过系统的使用,和其他大型医疗机构建立良好学术合作关系,接受先进治疗技术培训、进修,降低培训成本。